智慧教研新视听

深度观察五步曲 挖掘游戏内涵

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新西兰早期教育课程框架理想宣言中:“儿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的身份成长的。”可见幼儿在游戏中的成长的确无可估量。近几年游戏在全国掀起了浪潮,成为幼教人的高频词汇,那么如何有效开展游戏,真正做到尊重幼儿游戏的权利,无论如何绕不开一个核心——观察。如刘焱教授所说:“游戏中用心的去观察幼儿,在“最自然的场景”下观察“最真实的儿童”,准确识别,精准解读,客观评价,以支持者、参与者、引导者的身份,捕捉游戏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梳理其步骤如下:

一、第一步:辨别游戏行为背后的发展意义

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和解释世界,在与周围世界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发展和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教师的大脑中,通过观察不断丰富和拓展幼儿“行为表现库”,在游戏情境中,教师从“共性特征”和“发展规律”入手,来观察并辨别这一游戏行为背后对幼儿发展的意义,思考:“我看到了什么?”“幼儿在干什么?”“幼儿表现出什么样的个体特征?”读懂幼儿思维的细节,找到解读儿童心灵密码的钥匙,找到支持、帮助、指导幼儿学习的依据。

二、第二步:判断游戏中蕴含的经验价值

高质量观察,其重点在基于游戏现象而下的判断。有时我们容易陷入误区,急于寻找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时刻,“守株待兔”式等待“精彩”片段。而对于幼儿自发的“有意义”行为却无动于衷,不作回应,只沉浸在自己的意图中去观察,这样的误差极其容易错失捕捉游戏价值的机会。观察的难度也正在于此,对于不同生活背景、不同生活范围和经验的幼儿,如何去把握,正是当下我们亟需解决和面对的难题。在此给予三个建议:

(一)熟记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年龄特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明了儿童的年龄特点,教师需要对应每一条“大目标”的实质内涵做出明确解释,特别要参照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案例,帮助我们构建3-6岁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容体系,熟记于心。

(二)搭建分享与交流的平台

很多新手教师茫然的起源在于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幼儿实际表现联系起来,不知如何观察,头脑中的“行为表现库”一片空白。因此,为教师搭建一个可以相互分享与交流的平台,共享不同教师对幼儿特定表现的观察和理解,从他人视角中获得启发。

三、第三步:决策介入或指导的方法策略

(一)不断反问提醒决策行动方向

在游戏观察中,教师容易因着惯性贸然介入或指导游戏,因此需要不断在心中进行行动决策,心中反问几个问题:“需要我干预吗?”“他遇到问题了吗?”“什么问题?”“能够自己解决吗?”若幼儿能够自己解决,则不需要指导;若不能,则进阶到“我应当做什么?”“我应当如何行动来促使和丰富幼儿个性发展与经验建构?”慎重思考并决策指导的具体方法与途径。

(二)根据观察情况确定指导方式

通常情况下,很多人认为游戏情况下教师不能指导,不能贸然介入。事实上,有教师指导的游戏更能促进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只是指导的方式有所不同,如安吉游戏的“故事学习”,幼儿在游戏后将自己的游戏故事画下来,在分享的过程中构建经验;同样环境的隐形指导作用也不容忽视,材料的投放、场地的创建等也有助于幼儿游戏推进……,教师在鼓励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的前提下,基于观察确定指导游戏方式,从而促进游戏的不断延伸,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

四、第四步:反思游戏中教师干预成效

在观察评价中,教师要用心去观察、思考、分析,解释看到的和听到的,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在收集到丰富的“行为表现库”后,根据观察到的干预或没有干预自然形成的游戏情况,反思:“我的决策是否有效?”“是否适宜?”“应当如何改进?”“我创设的环境有问题吗?”“提供的材料适宜吗?”…等,思考以师幼互动展开的教师支持是否有效。

五、第五步:寻找确立课程实施渠道

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的课程资源与课程的生长点,比如幼儿感兴趣的游戏主题、幼儿在游戏中的一个行为表现、个体的差异、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各种问题、与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等。因此,基于观察能够帮助教师捕捉游戏价值,从而在游戏中找到课程的内容和目标,确立课程内容与架构的方式,找到实施渠道并审核其适宜性。

观察,让我们得以走进儿童的世界,有机会解读、认识、学习他们的语言;观察,让我们的工作充满未知和乐趣,能够收获职业的幸福感与价值感;观察,让我们与幼儿共同成长!

 

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柴林幼儿园

作者:李楠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