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幼小衔接视角下培养幼儿自主性行为习惯的探索

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摘要:对于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园大班儿童,良好的自主性行为习惯能帮助他们适应并融入新环境中的新角色。通过对大班幼儿在进餐中自主性行为习惯的观察分析,作者提出了尊重差异、以身作则,提升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进餐自主性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以促进幼儿个性化自主和规范化的自主发展,助力幼小顺利衔接。

关键词:幼小衔接;进餐习惯;自主性行为习惯

 

在幼小衔接阶段,面对即将在小学开始全面自主进餐的挑战,家园如何合力提升幼儿的自主意识、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下面以笔者对幼儿园大班幼儿日常进餐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为基础,谈谈如何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自主习惯,提升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从而帮助幼儿在学习与生活方式等方面提前适应小学阶段不同于幼儿园的转变。

 

一、大班幼儿进餐自主行为习惯现状调查及分析

为了更好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幼儿自主进餐行为培养策略,笔者对即将毕业的二个大班幼儿进行了自主管理能力方面的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虽然大一班幼儿比大二班幼儿年龄整体上大36个月,但由于班级教师在教育理念、班级管理及家园共育等方面的差异,大二班幼儿在自主管理方面的能力呈现出优于大一班的现状。

(一)大班幼儿自主进餐行为习惯现状

通过日常的观察记录,教师将两个班各10名幼儿的进餐习惯,包括餐前准备、进餐过程和餐后整理方面的自主行为习惯进行了对比统计,其现状如下。

1.餐前准备自主行为现状

1 餐前准备自主性行为现状的观察对比表

 

 

班级

 

餐前准备

自主行为

主动如厕

主动洗手

主动喝水

主动排队及取餐具

个人纪律保持良好

大班(一)

8

9

7

9

9

大班(二)

10

9

8

9

9

 

从餐前准备是否有自主行为的人数上看,大部分幼儿都能做到主动如厕、洗手、喝水,也能遵守纪律,排队取餐具,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此可见,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经验的积累,逐渐树立了规则意识,自控力、坚持性等方面也都得到了发展,有了初步独立自主的能力。

2.进餐过程中的行为现状

2 进餐过程自主性行为现状观察对比表

 

 

 

班级

 

进餐过程

自主行为

自主选择餐具

自主盛饭

进餐独立性良好

自理能力良好

进餐时间合理

大班(一)

8

8

9

8

8

大班(二)

10

9

9

9

8

 

由于大班幼儿手部动作逐渐精细化,有意注意开始发展,独立自主等各方面能力趋于稳定与成熟。所以,进餐过程中,除了极个别的幼儿,大部分的大班幼儿基本都能够自主进餐,能够按照要求自主选择餐具、自主盛饭,进餐过程能保持安静,能按规定完成进餐要求。

3.餐后自主整理行为现状

3 餐后整理自主性行为现状观察对比表

 

 

班级

 

餐后整理自主行为

自主整理餐具

自主整理餐桌

自主整理自身

大班(一)

9

9

8

大班(二)

10

10

8

 

从餐后整理自主行为的人数统计上看,两个班的幼儿在餐后整理方面都有自主和自觉的行为表现,已初步形成了自主整理的良好习惯,如进餐后的桌子,幼儿自己擦;进餐剩余的残渣,幼儿自己倒。但在餐后自主整理自身卫生方面,教师观察发现,男孩子在进餐时容易把食物沾到衣服上,餐后也不注意整理自身卫生。

(二)大班幼儿自主进餐行为对比分析

通过对餐前准备、进餐过程和餐后整理三组数据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二班幼儿在三个环节的表现均优于大一班。原因何在?经观察发现,问题主要出现在教师的教育观念及对幼儿自主性管理的态度等方面。

在师幼关系中,大一班教师喜欢将自己放在主导地位,为了强化纪律和秩序,一直让幼儿处于自己的高控状态,这样的师幼关系明显影响了幼儿自主能力的发展。大二班的教师则比较注重幼儿的实践锻炼,强调幼儿的主体身份,将选择与管理的权利交给幼儿,通过平等磋商的方式让每个幼儿参与班级管理。大二班的教师也更了解幼儿的需求,注重将生活活动转化为有意义的教育活动,在生活活动中能够大胆放开双手,做到正确引领、管大放小、管中有放、放中有管,有效锻炼了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如在幼儿进餐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餐具、自主盛饭、自行进餐,通过各个环节的有序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管理,从而能较好地自主完成进餐活动。为了巩固自主管理成果,教师还能够通过角色游戏、娃娃家等形式巩固幼儿的自主性行为。

由此可见,幼儿自主性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尊重幼儿主体,放手幼儿自主发展,同时要针对不同能力发展状态的幼儿,给予更符合其发展要求的引导和帮助。

 

二、培养大班幼儿自主性行为习惯的策略

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我们了解了幼儿进餐中存在的自主性行为的缺漏,也发现了教师教育观念和指导方法方面的问题。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幼儿自主能力培养的要求,我们从家园共育的角度提出以下指导策略,希望家园合力共同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小得以顺利衔接。

(一)尊重差异,促进幼儿个性化的自主发展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发展的个体。虽然由于性格、气质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每个幼儿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的存在正是他们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的特色所在。因此,教育者要在尊重幼儿差异的同时促进幼儿整体的发展,针对幼儿的特点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在有限的视野范围内尽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孩子,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作为一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多观察、多发现,观察幼儿的言行举止,发现幼儿行为习惯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修正。同时,教师也要主动与幼儿交流,与家长沟通,在尊重幼儿、放手幼儿自主发展的前提下,根据幼儿的特点予以适当的指导,促进幼儿获得个性化的自主发展,使幼儿成为独一无二的自己。针对幼儿渴望得到老师认可与肯定的心理,教师还可采取适度的激励措施,对于自主性表现良好或有所提高的幼儿给予适当的奖励,在促进个体发展的同时,也能带动全班幼儿获得整体的发展。

(二)以身作则,促进幼儿规范化的自主发展

放手,并非放任。对比幼儿园,小学阶段对规则意识的要求更高,所以教师要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以提前适应小学规范化的生活和学习要求。教师可在班级活动室明显的位置张贴规则标语或图示,比如,在洗手台墙上张贴七部洗手法,在厕所门上张贴随手关门字帖等。教师还要与家长统一教育观念,建立幼儿园和家庭一致的行为规范与准则,通过规则的约束来确保幼儿明确行为边界在哪里,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也可以带领幼儿去附近的小学进行参观,发挥幼儿“爱模仿”的特点,引导幼儿向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学习他们自觉遵守纪律、自主完成作业、自主进餐等好习惯。

(三)家园协作,增进自主性行为发展共育氛围

在对幼儿进行规则意识培养时,教师要起到教育的主导作用,要用细心、耐心、爱心去引导幼儿;同时,要积极与家长沟通,交流幼儿自主饮食习惯培养经验,不断完善指导策略、提升教育能力。作为幼儿园的教育伙伴,家长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培养策略,敢于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加强对幼儿在家日常饮食过程中自主性的锻炼,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培养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社会领域的目标中提出,要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儿童自由选择和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各种努力解决问题,不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根据纲要要求,我们在开展幼小衔接教育工作时,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围绕幼儿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养做好衔接教育。我们要通过“体验”到“乐行”,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逐步学会自主管理、自我服务,不断提升自主管理能力,为小学阶段的生活与学习做好充足的准备。

 

单    位:武汉市总工会机关幼儿园

作    者:

文章来源:《成才》2022年第6期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