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民间美术元素在幼儿园环境中的运用探究

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条件让幼儿接触艺术形式和作品,如:带幼儿参与传统民间艺术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等来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增强幼儿对美的感受与欣赏能力等。下面结合我园“美润童年,美浸教育”的办园理念,谈谈如何提取各种可用资源中的民间美术元素来打造幼儿园环境,让幼儿在富有民间美术特色的环境浸润中感受传统艺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强化其艺术素养的熏陶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民间美术和民间美术元素的概念解读

(一)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是各民族、各地域各个时期美术文化的总和。中国民间美术是由中国人民群众创作的,以美化环境、丰富民间风俗活动为目的,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流行的美术。

民间美术来源于百姓的生活日常,尤其与民俗活动关系密切,如民间的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的年画、剪纸、春联、服装饰件等。民间美术具有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特点,民间美术的取材源于老百姓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材料,如泥土、木头、布、纸、竹等,反映的都是老百姓生活的智慧与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民间美术元素

1.色彩元素

色彩是构成美术作品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一样的色彩元素能给人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中国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人们在创作民间美术作品时,在色彩运用的偏好上也定会带上文化的烙印。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对“五色观”的阐述:古人把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经历“五行论”“方位论”“五行相胜”的观点以及“五行五色之说”等一系列演变后,最终被民间艺人赋予了更通俗易懂的解释。如:红色,有着喜庆、吉祥的寓意,自古至今,红色调一直被中国人喜用,在民间美术剪纸当中尤为常见;黄色,一般是大地的颜色,是权利的象征;金色,常被运用在宫殿建筑或是一些神兽石雕上;青色,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等。

民间美术的色彩元素除了遵从传统的五色观以外,还讲究色彩的对比,最具典型特征的是民间年画、民间彩塑、戏曲人物造型。陕西年画中的门神最为出名,大红、桃红、黄、绿、黑五色为最常使用的颜色。在我们生活中也常见一些民族特有的对比色调,如在我园的环境中利用得比较多的东北大花布就有着蓝、黄、红、绿等多种颜色的对比,有着非常浓郁的乡土气息,在给人强大视觉冲击的同时,又十分接地气。

2.造型元素

民间美术造型元素是指构成民间美术整体形态的各种因子,包括呈现形式、表现手法、符号意义等。

从呈现形式上讲,有绘画(壁画、版画、年画、灯笼画、瓷绘等)、戏具(木偶、皮影、面具、花造型等)、刺绣染织(蜡染、印花布、土布、织锦、刺绣、挑花、补花等)、雕塑(泥塑、建筑石雕、金属铸雕、木雕、砖刻、面塑、琉璃建筑饰件等)、编织(草编、竹编、柳条编、秫秸编、麦秆编、棕编、纸编等),还包括剪纸、纸扎等。

从表现手法上讲,民间美术造型元素有着形体夸张、装饰性强的特点,在表现形体上的大胆夸张、变形,在某种程度上与幼儿对美术的感知与表现偏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很多造型、构图上也适应幼儿的审美心理和接受能力。

从符号意义上讲,民间美术中各种造型元素不拘泥于客观事物的现实性,反映的是群众对生活充满美好愿望的心理需求,是一种随意的主观创造,把世间和想象的种种美好事物一一纳入到民间美术的作品之中。如:麒麟、龙、凤的创造,这些世间本来没有的动物经过民间艺人的塑造,变成具有美好寓意的瑞兽、祥禽,不仅神形兼备,还栩栩如生,极具感染力。

二、民间美术元素在幼儿园环境中的运用价值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花大力气创设幼儿园育人环境。那么,将民间美术元素运用到幼儿园环境创设之中,有哪些重要的教育价值呢。

1.美化幼儿园的环境,浸润幼儿心灵

民间美术元素运用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能增强其趣味性、艺术性,美化、丰富幼儿的活动环境。我们利用活动室内外的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分阶段分层次地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融合民间剪纸艺术的自制灯饰,挂有中国结的彩绘葫芦吊饰,利用走廊的墙面和楼梯角落展示彩陶、草编、年画等,民间美术在幼儿园随处可见、触手可及。这些环境在营造浓郁民间美术氛围的同时,也让幼儿在其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加强了幼儿美的视觉感受,培养了幼儿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性,引发了幼儿对美的向往。环境的浸润将民间艺术的种子深植于幼儿心田,渗透于幼儿血液和生命,让幼儿在感受和欣赏民间艺术美的氛围中获得发现生活的智慧。

2.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鲜艳,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比如:我园的美术活动室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民间作坊”,它的魅力不仅来自于那里陈列着多样的可供创作的材料,更是因为它的环境布置里蕴含着丰富民间元素。有着民间剪纸装饰的自制屏风将美术活动室划分为四个“小作坊”,分别可以进行剪纸、编织、泥塑、民间绘画等活动。所有陈列柜上盖有色彩对比强烈的大花布,每个操作台上铺着的蓝印花布、红印花布,头顶上还有各种融合民间绘画、剪纸艺术的吊饰,这些布置都让幼儿在获得丰富感官刺激的同时又能沉浸于体验创作。靠近美术活动室的走廊有一块名为“中国印象”的文化墙,木质格子里摆放着各种民间工艺品,如印有民间面具纹样的葫芦、大红色的拉花纸龙、字画、灯笼、雕刻等,也成为幼儿喜欢欣赏、探索之地。将民间美术的相关元素应用到园内环境创设,能极大丰富幼儿的审美体验,提升幼儿对民间美术的认识,让他们在欣赏感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形成积极、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获得健康快乐的成长。

3.推进幼儿园课程实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作为环境中的一部分与幼儿发生着最直接的互动。在园本课程主题活动“房子里的雕花”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将雕塑工艺品、雕塑图片等投放至幼儿园各个区域,将一些雕刻工具、自然材料投放至班级区域、美术活动室,将民间元素与一日生活加以融合,引发幼儿积极了解、参与、尝试、操作。幼儿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教师抓住契机生成一系列活动,推进了课程的实施。我们发现,在运用民间美术元素创设的环境中开展与课程相关的主题活动,更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浓郁的民间艺术环境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借助环境的隐形教育功能,在课程得到有效实施的同时,能很快拉近幼儿与传统文化之间的距离,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进而促进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三、民间美术元素在园所环境建设中的实践运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公共区域环境,如户外活动场地、走廊、楼道等班级共用区域;班级环境,如班级里的主题墙、区角环境、家园联系栏等。美术作为一种可视艺术,其元素的应用赋予了幼儿园物质环境更加独特的意义。

1.创设富有民间美术特色的幼儿园文化氛围

幼儿园公共区域的环境是彰显幼儿园特色和文化的第一面镜子。物质文化作为幼儿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具有感官性与外显性。幼儿园建设大到规划布局,小到教室、楼梯、走廊和盥洗室等,都是物质文化的具体呈现,并可以体现出幼儿园的办学特色与办学理念。如:在幼儿园一楼大厅以及各楼层的走廊都装饰有雨伞画、折扇画、灯笼、年画等富有民间美术元素的吊饰,幼儿在走廊活动时抬头就能将这些美丽的景色尽收眼底。幼儿随时都处于民间美术元素组成的文化环境中,体现了幼儿园期望让幼儿在美的浸润之下生活、成长的文化理念。

2.打造各具民间美术特色的班级主题环境

班级环境是幼儿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不同班级文化特色的窗口。为此,幼儿园各个班级充分利用民间美术中的不同载体或元素,创设了富有班级特色的文化环境。如:小班打造的“青花瓷”主题,班级里所有的墙面装饰、区角环境提示牌中的制作、装饰、说明都以青、白两色为主,材料选用了大量的青花瓷纹装饰胶带、边框、蓝白两色KT板等,这些环境均是根据主题打造需要进行了民间美术特点的造型设计。以班级里的喝水墙为例,小班利用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形态元素设计了一个青花瓷的水壶和5个分别代表每个组的青花瓷杯子,整体性、统一性、一致性的色彩与造型元素运用给人以明亮清爽的感觉,呈现出古风古韵的班级环境。结合班级内墙主题设计风格,班级外墙也进行了统一风格的布置,让幼儿一眼就能分辨出自己班级的主题,从而有利于幼儿与班级主题的多元互动,增进他们对班级环境文化的认同。

富有特色的环境创设让每个班成为一个特有的、独立的、相互区分的“家”。值得提醒的是,在利用民间美术元素创设班级主题环境时,需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选取符合该年龄段幼儿审美情趣、审美特点的民间元素,如青花瓷主题以蓝、白为主色,简单明亮,就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审美程度。

3.营造富有民间美术特色的传统节日活动氛围

民间美术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与作为民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活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然而信息化时代的传统节日缺乏民间美术特色,无法营造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很难让幼儿感受到传统节日的魅力及其被赋予的文化意义。因此,我们要将民间美术元素融合到传统节日活动的设计中,烘托传统节日的氛围,让幼儿充分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意境,更真切地感受和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如:在大班清明节主题活动中,我们基于清明节放风筝的民间习俗,带幼儿了解风筝的起源,鼓励幼儿像民间艺人一样在风筝上作画,通过各种美术元素的融合运用描绘出自己的理想和美好愿望。

民间美术元素在环境当中的运用有着极为丰富的变化和许多的可能性,我们在创设这种环境的时候要关照幼儿的情感体验,避免出现成人化、复杂化的呈现;也要关注环境创设的实用性要求,避免装饰过度而脱离了民间美术淳朴实用的特点,让作品具有自然的情感表现力,让幼儿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情感信息,提升对环境美的感受力。

   

单       位:武汉市硚口区营房幼儿园
作       者:叶   佩
文章来源:《成才》2021年第3期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