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做好幼小衔接的摆渡人

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在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后,我内心的使命感油然而生。我也看到了国家想要改变目前幼小衔接现状的决心,《指导意见》中提出了三个“改变”的重点任务,一是改变衔接意识薄弱,小学和幼儿园教育分离的状况;二是改变过度重视知识准备,超标教学、超前学习的状况;三是改变衔接机制不健全的状况,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那么作为一线幼儿教师的我们,该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当好这个摆渡人,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呢?我以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摆渡”方向

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和研究幼小衔接的意义和标准,不断更新自身教育理念,努力学习最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在疫情形势下的学前教育,我们一线的幼儿教师要“求思、求变、求创新”,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了,在如今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借助网络平台随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资讯,只有我们有了正确的方向,明确的目标,才能“渡”人。

二、探索“摆渡”方式

合力研修,探索有效的“双向衔接”。《指导意见》提出了建立幼小互通的学习共同体,并且从国际经验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在学制和课程上已经实现了5—8岁的一体化,而目前《指导意见》提出的“双向衔接”,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向小幼一体化迈出的第一步,至少通过合力研修,可以打破小幼之间互不往来,各行其事的局面。

教师是幼小双向衔接的关键。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是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科学开展的保障。幼儿园与小学从管理与教师层面抽派专人,共同成立幼小双向衔接工作组,通过多角度调研,深入了解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教师在指导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中的问题与困惑,集中会诊把脉,分层跟进指导。将幼、小两个主体中教师的衔接重心引领到“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让教育回归生活”上来,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加强合力教研,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研究衔接的育人模式、课程内容、年段进阶的实践路径,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和研训计划,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学适应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找寻“摆渡”助力

幼儿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家、园、校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整合多方教育资源,行政、教科研、幼儿园和小学统筹联动,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尤其是家长的作用,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会让“摆渡”事半功倍。

许多家长在幼儿入学准备的问题上,存在各种不正确的认识,比如有的认为入学前就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做数学题;有的对幼儿的学习能力要求过高过急,而不太重视幼儿入学前的健康准备和入学后的作息时间;不少的家长对幼儿的游戏不理解,持有疑义;还有的家长不了解他们的特点,不善于引导和帮助,打击或压制了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等。总而言之,有的家长太焦虑,有的家长又太“佛系”。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幼儿园老师,应该帮助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知识,提高他们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的认识,达到真正的家园共育。可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开设家长园地、家长开放日、家长座谈会等形式,让家长学习育儿知识和交流教育幼儿的经验,促进相互了解,宣传家教知识,提高家长的教育素质。比如针对小学的学习生活特点,指导家长注重幼儿哪些方面的培养,当家长掌握了具体可行的方法之后,就能主动配合,尤其是当家长发现幼儿身上有一些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和优点时,感触很大,就会努力正确对待他们,努力配合教师,形成良性教育生态,从而对幼小衔接的适应性入学准备教育工作起着积极的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就是说,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为进入小学做准备,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我们每个幼儿教师的责任。我相信教师一定会为幼小衔接书写新的篇章,做好幼小衔接的摆渡人,让幼儿自然而然的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阳逻街中心幼儿园 
作 者:童   青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