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新视听

疫情过后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学前教育空中指南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让我们度过了有史以来最长的一个寒假。全国人民开启了“宅家”模式,老师、家长和孩子全都“居家隔离”,严肃以待防治新型冠状肺炎。随着教育部门对“停课不停学”的具体解答和明确提出的幼儿园不得开展“网上教学”的要求,老师们暂时停下走向“网红主播”的道路。

尽管全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何时才能全面复学令大家“万分期待”。为了“宅而不荒”,提高居家的生活质量,帮助师幼健康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利用“超长版寒假”指导幼儿教师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我们精心安排,统筹指导,利用公众平台、微信群、QQ群等媒介开展幼儿宅家线上活动,让他们“停学不停研”,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启了线上学习与云教研模式。随着各类线上活动的推进,我们发现在现有的幼儿园课程中亟待优化的几个问题。

一、现状分析

1.家园共育质量不高

我们在幼儿居家生活的调研中发现:不少幼儿在园期间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被打乱,变得起居不规律、饮食不健康、不注意个人卫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活动资源的选择上,部分教师推荐、家长选择的多是偏重知识性的活动内容,如:听故事、做科学小实验、绘画等,忽视了幼儿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生存技能的培养;在活动形式上,有的幼儿园要求家长上传幼儿活动的照片或视频进行每日活动打卡,却缺乏对活动中幼儿行为的观察和对家长育儿方法的指导。有的家长趁机教授幼儿学习数学、拼音等小学化知识内容,更有一部分家长因疫情心理焦虑,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孩子们变得烦躁、易怒、难以控制,家长们更是手忙脚乱、怨声载道,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一度变得紧张,不少家庭在家轮番上演“母慈子孝”“鸡飞狗跳”的模式。分析其原因:有教师对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认识不牢固,对家长宅家期间的指导不够科学的问题;也有部分家长育儿观念较为陈旧,不能理解与接受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教育理念的原因,因此无法很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教师线上教研的质量一般

疫情改变了我们的教学教研形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疫情期间线上教研模式已成为各幼儿园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

在线上教研活动中,教研的形式与内容,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与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对教研工作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部分园长在开展线上教研的前期,缺乏对当前形势及教师队伍的理性思考和客观分析,盲从他人的教研方式和内容,导致教师学习积极性不强、主动性不高,对幼儿园开展的线上教研或搪塞推诿或应付了事。再者,教师在“云教研”中得不到基于平台的实质性帮助,导致教师队伍“脚踩云端,不接地气”,不少教师的教研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自然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因此,在疫情期间的“宅家指导”也好,教师的“云教研”也罢,我们首先应该从中认识到生命教育、生态教育都是教育者的责任使然,理应关注。疫情过后,孩子总会回到幼儿园生活、游戏、运动与学习,我们该如何带领孩子们回顾这一难得的特殊经历,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呢?如何从“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角度实施幼儿园课程,以幼儿为本,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让课程落地、开花、结果,是值得我们幼教工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二、今后的调整思路

(一)优化课程结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园课程的首要任务。2020年,被全世界关注的湖北武汉,是此次疫情的重灾区,疫情教育与幼儿园课程教育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联系。全面复学后,幼儿回到幼儿园,“疫情”是不可回避的话题。我们不妨以疫情期间线上活动出现的问题为契机,重新调整幼儿园课程结构,在保证“五大领域”课程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适当倾斜,把掌握生活基本技能、生命安全的技能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作为首要教育任务,融合在“一日活动皆课程”的课程框架和体系之中。

首先,幼儿在假期积累了丰富而又零散的经验,也积压了很多渴望与老师同伴分享的话题和情绪。因此,建议教师首先要更多地聆听幼儿的表达,鼓励幼儿提问,接纳幼儿的情绪,观察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的行为,再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主题切入点实施课程。

其次,幼儿的经验积累和情感体验已随着疫情的发展在家庭中自然而然地获得。因此,教师的研究重心可以放在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学习方式和特点的把握上,并基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发展的需要,探寻与幼儿能力匹配的课程,帮助幼儿畅通经验表达和情感释放。

最后,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不同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不同,在具体实施课程时,需要老师真正基于本班孩子的真实需求调整其内容和形式,做到不盲目灌输,不面面俱到。

我们可以从幼儿视角出发,结合原有课程的目标,将疫情内容加以“适度关注,融合渗透”,既充分考虑幼儿的已有经验,又帮助他们进一步强化卫生习惯养成意识,促进他们对生命健康和自然生态的认知。我们要注意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方式,努力从“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感恩社会、体悟亲情、敬畏自然”等角度开展正向引导和价值观引领,促进幼儿理解、接受和践行幼儿园课程理念。

(二)优化家园共育课程

提高幼儿素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不够的。但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虽然我们的课程没有文本、没有教师,但却有明确的目的,可以指引我们结合疫情来指导家长,优化家园共育的课程。我们的课程不能仅仅停留在“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信任”这个层面,而要做好从引领家长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向鼓励、支持家长参与到幼儿园课程建设中来的转变,使作为参与者和支持者的家长也能在课程实施中和幼儿、教师同频共振、互学共建。

1.更新观念,转换角色,营造家园合力的教育环境。家园共育的新发展需要我们转换角色关系,与家长达成“高级合伙人”的关系,真正把家长工作作为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坚決抓好落实。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家长工作制度,将家长工作列入教师考核的重要內容,真正使家长工作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

2.系统开展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家教能力和质量,树立正确育儿观。疫情期间幼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家庭,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更多是通过亲子教育来完成。如何让家长成为孩子的好老师?我们可以与家长一起再次学习武汉市教育局颁发的《幼儿居家一日活动指南》,认真分析指南中作息时间的安排、活动内容的含义、指导的建议和策略,牢固树立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我们要引导家长不要一味地追求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并告诉家长孩子生活活动能力的培养才是他人生的奠基石;同时,科学指导家长在幼儿的卫生习惯、生活作息、生活能力等方面加强培养。我们要引导家长充分认识生活活动对儿童发展的意义,尊重儿童生活的权利,保障儿童有充足的生活活动时间,尝试与儿童共同成长。

3.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的沟通,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把握好教师与家长互为支持者、合作者的角色关系。我们可组织线上线下多形式的家长工作交流活动,通过交流、研讨共同分享家长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感受做好家长工作的乐趣和成就,有效促进每一位家长育儿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园本教研模式

我们要将教师队伍建设和教研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研引领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学习与成长。我们要聚焦幼儿发展目标,针对教师在保教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生成教研主题;要拓宽园本教研思路,优化园本教研模式。

1.学习为首,理念先行。从区教育局幼教站到幼儿园的每位教师,都要按时学习幼教文件,及时书写学习笔记,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每个园所打造“职工书屋”,鼓励教师从书本上汲取养分,不断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头脑,做有文化底蕴、有专业内涵的新时代幼教人。

2.关注差异,分层教研。针对我区教师队伍层次不齐,能力水平差距较大的现状,应以兴趣和刚需为出发点,确立并探索适于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分层教研活动目标、内容、方式和组织形式,完善教研活动制度,制定分层教研实施方案。要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有针对性的、务实的、易操作的教研活动,提升引领、帮扶的有效性,让教研活动来源于实践并落到实处,促进每一位教师在分层教研中有所收获,体验在教研中“淡定成长、静待花开”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3.专家引领,智库支撑。为了确保教研开展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要协调、整合市教科院和武汉市知名幼教专家、学者、名师优势,借助专业化的引领和思想影响,凝聚众识、合成众力、汇集众智,实现研以重长、研以致用的目标。

4.巧用平台,以点带面。作为区域“课程建设项目共同体”成员的幼儿园,可以由园长带头,积极参加牵头园、区直机关幼儿园每次开展的教研学习活动,将先进的教研经验带回幼儿园进行全园分享,同时结合本园实际,吸取他人之长,促进教师的自我专业成长。

5.与时俱进,提升技术。多媒体的运用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今后我们将加强教师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培训与学习,充分利用我区信息化共同体的技术和资源,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与线下活动,让老师们能熟练掌握并使用线上教育的各种软件,学会录制剪辑视频、配字幕等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无缝切换。今后,网络式互动管理、线上教研、家园共育、师幼交流,将会成为疫情结束后一种常态的工作方式。

在幼儿园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只要我们遵循以上发展思路,就能高效地实现全面促进幼儿发展的目标,如: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满足幼儿的游戏时间和科学运动需求,就能增强他们的抵抗力,健康教育的内容就落实了;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生活卫生、环境保护、文明饮食等方面的认识,不仅科学的经验就丰富了,还能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幼儿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艺术感受和创造力;向幼儿播报全社会救死扶伤、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新闻和信息,就能很好地渗透社会教育的内容。同时,我们相信,在促进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在实施课程落地的过程中也必然会有所收获,会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只有不断反思、生成与调整,不断明晰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工作思路,才能进一步促进园所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单       位: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幼儿教育工作站
作       者:朱   霞
文章来源:《成才》2020年第2-3期合刊

关闭

扫码登录更安全

空间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二维码已失效 请点击刷新
请打开人人通空间APP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安全登录

扫描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取消二维码登录